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马兴华 [1 ]
于振文 [1 ]
梁晓芳 [1 ]
颜红 [2 ]
史桂萍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比例; 氮素利用; 土壤硝态氮含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5.02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 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 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肥料氮的利用率均高于处理1的,但处理2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纯氮施用量均为168 kg/hm2,氮肥全部用于拔节期追施的处理3与处理2比较,处理3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高于处理2的;肥料氮的利用率和籽粒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不同处理0~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播种前,在60~80 cm土层形成累积峰并高于播种前,但80 cm以下层次与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施氮量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氮素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8) :1547-1554
[2]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霍中洋 ;
葛鑫 ;
张洪程 ;
戴其根 ;
许轲 ;
龚振恺 .
作物学报, 2004, (05) :449-454
[3]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同化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1) :39-44
[4]   黄土旱塬黑垆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去向及增产效果 [J].
党廷辉 ;
蔡贵信 ;
郭胜利 ;
郝明德 ;
郭明航 ;
王百群 .
土壤学报, 2002, (02) :199-205
[5]   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Ⅱ.夏玉米 [J].
周顺利 ;
张福锁 ;
王兴仁 .
生态学报, 2002, (01) :48-53
[6]   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研究Ⅰ.冬小麦 [J].
周顺利 ;
张福锁 ;
王兴仁 .
生态学报, 2001, (11) :1782-1789
[7]   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氮的吸收、转化利用及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J].
杜金哲 ;
李文雄 ;
胡尚连 ;
刘锦红 .
作物学报, 2001, (02) :253-260
[8]   农田氮素淋失研究进展 [J].
张国梁 ;
章申 .
土壤, 1998, (06) :291-297
[9]   应用富集15N研究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规律及其对器官建成的影响 [J].
陈佑良 ;
张启刚 ;
梁振兴 ;
王福钧 ;
梅楠 .
作物学报, 1986, (02) :101-108
[10]   EFFECTS OF DIFFERENTIATED APPLICATIONS OF FERTILIZER N ON LEACHING LOSS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N IN THE SOIL [J].
BERGSTROM, L ;
BRINK, N .
PLANT AND SOIL, 1986, 93 (03) :33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