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

被引:56
作者
谢治菊 [1 ,2 ]
机构
[1] 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断裂; 乡土教育; 复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土文化日益式微,"断裂"现象愈演愈烈,不仅实践层面的乡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被肢解的危险,观念层面的乡土文化也在市场化和现代化大潮中被边缘化,其结果是乡村文化呈现出整体的逃离与缺席,乡村学校传承乡土文化的功能弱化、主体断层,乡土教育土壤贫瘠、氛围缺失。为此,乡土教育的复兴迫在眉睫,这一复兴是乡土文化从"被动扬弃"到"主动觉醒"的转变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乡土教育:概念辨析、学理基础与价值取向 [J].
谢治菊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4) :117-122
[2]   乡土教育制度化意愿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谢治菊 .
社会科学论坛, 2011, (05) :191-198
[3]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乡土教育想像 [J].
吴杰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114-119
[4]   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J].
魏晓斌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0, (05) :13-13
[5]   从民族位育之道看现代乡土教育重建 [J].
邓和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3 (02) :301-306
[6]   论中国乡土文化热的中西语境 [J].
夏艾青 ;
钟璞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05) :129-132
[7]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现状研究 [J].
谢妮 .
贵州民族研究, 2009, 29 (03) :141-146
[8]   乡土文化的“断裂”及其合理走向 [J].
黄文彩 .
柳州师专学报, 2009, 24 (03) :15-18
[9]   乡土的意义与乡土教育模式的转换 [J].
林川 .
浙江学刊, 2009, (02) :78-81
[10]   乡土文化教育需从美育入手 [J].
卢敦基 .
浙江学刊, 2009, (02)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