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山体地震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肖文静 [1 ]
廖佳名 [2 ]
张亮亮 [3 ]
机构
[1]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
[3] 重庆大学
关键词
孤立山体; 动力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地震动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5 [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设计并完成1∶10的孤立山体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模型尺寸为4.4m×4.4m×1.8m(长×宽×高),该模型表面共包含30°、45°、50°及60°四个不同坡度的坡面。通过输入不同类型、幅值、频率的地震波,探讨地震作用下孤立山体模型的地震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地震动参数对其的影响。采用三维局部坐标系,即山体的临空面方向L、坡面走向方向M及竖直方向N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坡面角度的增大,临空面方向、竖直方向峰值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逐渐增强,当坡面角度为45°,加速度放大效应突然增大,当坡面角度为50°,加速度放大效应渐趋平缓,而边坡走向方向的峰值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基本上不随坡面角度的增大而变化,其台阶也相对较为平缓;随着输入PGA的增大,临空面方向、坡面走向方向及竖直方向峰值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逐渐减小,表现出"量级饱和"特性。试验结果有助于揭示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制,为边坡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82 / 5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A prediction model for horizontal run-out distance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J].Yang Changwei;Zhang Jianjing;Zhang Ming;.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3, 02
[2]   基于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的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 [J].
徐光兴 ;
姚令侃 ;
李朝红 ;
王晓放 .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 (06) :1131-1136
[3]   汶川地震触发武都区和文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J].
钟秀梅 ;
陈文凯 ;
侯景瑞 ;
袁中夏 .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S1) (S1) :356-360
[4]   汶川地震诱发大型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J].
许强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818-826
[5]   岩质边坡锚杆支护参数地震敏感性分析 [J].
叶海林 ;
黄润秋 ;
郑颖人 ;
杜修力 ;
李安洪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9) :1374-1379
[6]   高边坡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J].
雷用 ;
郝江南 ;
肖强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S2) (S2) :598-602
[7]   论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J].
李世海 ;
刘天苹 ;
刘晓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309-3324
[8]   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崩滑特点及其与地震动参数对应关系初析 [J].
王秀英 ;
聂高众 .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 (09) :1378-1383
[9]   斜坡震裂变形力学机制初探 [J].
冯文凯 ;
许强 ;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S1) :3124-3130
[10]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背景及次生斜坡灾害空间发育规律 [J].
祁生文 ;
许强 ;
刘春玲 ;
张兵 ;
梁宁 ;
童立强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