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道到人权:穷人权利的演变——兼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19
作者
杨立雄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贫困; 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前,慈善团体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承担了对穷人的救助,是对穷人的施舍和恩赐。《济贫法》的颁布标志着政府开始介入社会保障,穷人开始把接受救助看成权利。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人道观被削弱了,政府更多地考虑政治、经济和道德因素,对穷人的救助附加价值取向和苛刻条件,得到救助的穷人不得不丧失尊严和人格。为了保障人权,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由选择性救助向普遍性福利过渡,把人道和人权结合起来。但是我国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设置不合理条件把一部分穷人排除在制度保障之外,这种做法是忽视穷人权利和推卸政府责任的一种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 [J].
周怡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49-63
[2]   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 [J].
徐道稳 .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62-66
[3]   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J].
林莉红 ;
李傲 ;
孔繁华 .
法学评论, 2001, (01) :12-24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J].
乐章 ;
陈璇 ;
风笑天 .
浙江学刊, 2000, (03) :48-52
[5]   对社会保障定义的商榷──兼论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覆盖范围 [J].
王尚银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6) :25-28
[6]   社会保障的人权基础 [J].
崔凤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9, (05) :92-95
[7]   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 [J].
王卫平 .
江苏社会科学, 1999, (02) :116-121
[8]   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 [J].
唐钧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1) :116-127
[9]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穆怀中主编, 2002
[10]  
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 法律出版社 , 刘燕生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