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冷水坑Ag-Pb-Zn矿田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39
作者
王长明 [1 ,2 ]
徐贻赣 [1 ,2 ,3 ]
吴淦国 [1 ,2 ]
张达 [1 ,2 ]
杨磊 [1 ,2 ]
刘建光 [3 ]
万浩章 [3 ]
狄永军 [1 ,2 ]
余心起 [1 ,2 ]
何明跃 [1 ,2 ]
张垚垚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冷水坑Ag-Pb-Zn矿田;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成矿机制; 武夷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热液改造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该矿田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为-3.80‰~6.94‰,平均为1.87‰。大约为-4.11‰的δ13C值与峰值约为2‰的δ34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不排除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771~17.867、15.564~15.685和38.235~38.652。地层中火山岩、火山岩沉积岩以及变质岩石的206Pb/204Pb比值为17.899~18.220,与矿石铅既有联系又有分离。然而,矿石和花岗斑岩的长石铅中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是相近的,它们在208Pb/204Pb-206Pb/204Pb和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员分别为上地壳和地幔。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系统,地层对于成矿流体和物质的贡献不可或缺。冷水坑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因的Ag-Pb-Zn矿田,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中期陆内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9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徐文炘 ;
肖孟华 ;
陈民扬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370-372
[22]   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盆地流体成因模式 [J].
刘建明 ;
刘家军 .
矿物学报, 1997, (04) :448-456
[23]   江西冷水坑斑岩银矿床的蚀变碳酸盐矿物与银矿化关系 [J].
魏明秀 .
矿产与地质, 1997, (01) :40-46
[24]   江西贵溪冷水坑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流体地球化学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J].
陈繁荣,裘愉卓 .
地球化学, 1995, (S1) :24-32
[25]   江西冷水坑含金斑岩及金矿化特征 [J].
董绍芳 .
江西地质, 1994, (01) :14-20
[26]   冷水坑银矿田成矿条件及矿床特征 [J].
黄振强 .
贵金属地质, 1993, (04) :284-291
[27]   江西冷水坑铅锌银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式 [J].
杨存来 .
物探与化探, 1993, (03) :173-181
[28]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J].
刘迅 ;
申世亮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1, (01) :41-54
[29]   江西冷水斑岩型银铅锌矿床矿化特征 [J].
陈武 ;
周建平 .
矿物岩石, 1988, (02) :84-91
[30]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围岩蚀变特征[J]. 罗诒爵.江西地质. 199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