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断裂性质与滑坡分布的关系——以汶川地震中的大型滑坡为例
被引:1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惠红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赵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地震滑坡;
断层类型;
断裂倾角;
坡向;
运动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P642.27 [地震工程地质与新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814 ;
摘要:
越来越多的地震滑坡相对于地震断层的不对称分布震例让人们意识到断层上盘效应的存在。然而,目前有关断裂运动方式与滑坡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深入。在收集大量地震滑坡震例资料并获得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断层模型,以地震波在地表与断层面之间反射传播特性为基础,探讨断层倾角改变对地表地震动强度的影响。进而,以汶川地震触发的大型滑坡为例,研究了断层的几何特征和运动方式对诱发滑坡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倾角对滑坡空间分布范围具有控制作用,随着倾角的增加,垂直断层走向的滑坡分布范围逐渐减小;并且,大型滑坡的初始坡面受到断裂运动方向的影响,与断裂运动方向一致的坡面更容易发生滑坡。所获结果不仅有助于提高区域性地震滑坡危险区域的预测精度,而且对认识大型滑坡的滑动机制、主控因素以及可能的滑动规模、滑距等也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滑坡崩塌的认识来辅助提高对地质构造、地震断层等的认识,应是地震诱发滑坡崩塌研究的新的意义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汶川地震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
[J].
陈晓利
;
邓俭良
;
冉洪流
.
地震地质,
2011, 33 (01)
:191-20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俭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埼玉大学地圈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冉洪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汶川地震诱发大型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J].
许强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818-826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李为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3]
2008汶川大地震极端滑坡事件初步研究
[J].
吴树仁
;
王涛
;
石玲
;
孙萍
;
石菊松
;
李滨
;
辛鹏
;
汪华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2)
:145-159

吴树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石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孙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石菊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李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辛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汪华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4]
震源破裂方式和断层性质对近场强地震动特征的影响
[J].
张冬丽
;
周正华
;
陶夏新
.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 (04)
:311-31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陶夏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5]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J].
张培震
;
闻学泽
;
徐锡伟
;
甘卫军
;
王敏
;
沈正康
;
王庆良
;
黄媛
;
郑勇
;
李小军
;
张竹琪
;
马胜利
;
冉勇康
;
刘启元
;
丁志峰
;
吴建平
.
科学通报,
2009, (07)
:944-95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庆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二形变监测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冉勇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背景及次生斜坡灾害空间发育规律
[J].
祁生文
;
许强
;
刘春玲
;
张兵
;
梁宁
;
童立强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39-49

祁生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刘春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张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汶川大地震山地灾害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J].
王运生
;
罗永红
;
吉峰
;
霍俊杰
;
吴峻峰
;
徐鸿彪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59-763

王运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黄润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为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9]
汶川M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J].
朱艾斓
;
徐锡伟
;
刁桂苓
;
苏金蓉
;
冯向东
;
孙晴
;
王亚丽
.
地震地质,
2008, (03)
:759-767

朱艾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上海市地震局

刁桂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苏金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冯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孙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王亚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上海市地震局
[10]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叶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马保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勤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何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王志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孙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冯希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慎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冉勇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李细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艳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