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6
作者
刘新月
赵德力
郑斌
余培湘
张仲培
晏银华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昌平
[2]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
关键词
油气藏; 研究; 历史; 油气; 成藏; 运移; 系统; 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从石油地质学中极为重要的油气成藏研究入手,分析了油气成藏研究历史,划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以油气藏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为以Tisso有机生油理论、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原理及我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为代表。第三阶段(80年代-现在)以油藏描述、盆地模拟、储层地球化学、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学系统为代表。从地温场与地压场、成藏史、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系统和盆地模拟等5个方面讨论了油气成藏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1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J].
熊琦华 ;
王志章 ;
纪发华 .
石油学报, 1994, (S1) :1-9
[2]  
论成藏动力学系统[M]. 地震出版社 , 田世澄,毕研鹏主编, 2000
[3]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1994
[4]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编, 1998
[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6]   我国油气运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厚福 ;
金之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3+20
[7]   油气成藏动力场模型及其应用 [J].
柳广弟 ;
郑玉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2) :11-14+13
[8]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油气运移模型 [J].
龚再升 ;
杨甲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4) :3-7
[9]   含油气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模拟评价方法 [J].
吴景富 ;
何大伟 ;
张云飞 ;
潘明太 ;
吴冲龙 ;
王燮培 ;
周江羽 ;
毛小平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4) :8-15
[10]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藏注入史 [J].
张金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