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8
作者
潘竟虎 [1 ]
胡艳兴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学系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四化”协调发展; 城市群; 空间差异; 中国;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508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中国城市群是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以中国23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1年各城市群的"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2011年"四化"协调发展综合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各城市群在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上相对于工农业发展水平更为滞后,城市群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兰白西和黔中城市群内部"四化"协调发展最不平衡;呼包鄂、晋中、长三角等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四化"协调较为均衡。城市群"四化"协调、同步发展应是未来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新常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的问题区域与区域问题——基于“四化”协同发展视角的分析(英文)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6) :1115-1130
[2]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30-1144
[3]   我国城市群“两化”融合水平时空变化分析 [J].
白雪 ;
雷磊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52-57+102
[4]   中国城市群的发育现状及动态特征 [J].
叶裕民 ;
陈丙欣 .
城市问题, 2014, (04) :9-16
[5]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J].
董梅生 ;
杨德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4) :14-24
[6]   基于腹地划分的中国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识别 [J].
潘竟虎 ;
刘伟圣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03) :352-360
[7]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
[8]   “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 [J].
袁晓玲 ;
景行军 ;
杨万平 ;
班斓 .
城市问题, 2013, (11) :54-60
[9]   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 [J].
王丽 ;
邓羽 ;
牛文元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59-1070
[10]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J].
冯献 ;
崔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