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03”强飑线过程动力结构特征的观测与模拟分析

被引:31
作者
吴海英 [1 ,2 ]
陈海山 [1 ]
蒋义芳 [2 ]
姚丽娜 [2 ]
曹舒娅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江苏省气象台
关键词
飑线; 地面辐合线; 水平涡管; 雷暴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一次罕见强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动力结构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结果表明,在稳定的东北冷涡环境下,冷涡后部与短波扰动相伴的冷平流叠加于对流层低层暖脊之上,为飑线的发生构建了有利的大气不稳定层结;飑线的发生、发展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促进;飑线的移动对应着对流层低层水平涡管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水平涡管的倾斜会使垂直涡度向水平涡度转化,促进飑线的发展;在飑线发展的不同阶段,动力结构有显著的差异,发展成熟阶段的飑线结构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而当其减弱、消散时,动力结构逐渐松散,各因子间不再有密切的配合,其特定的对流组织作用就会不复存在。另外,在飑线的发展过程中,地面气压场呈明显的中尺度扰动特征,飑线后部产生的中尺度雷暴高压与风场的辐散中心相伴是地面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84 / 10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长生命史飑线在强、弱对流降水过程中的异同点分析 [J].
姚晨 ;
郑媛媛 ;
张雪晨 .
高原气象, 2012, 31 (05) :1366-1375
[2]   低纬高原一次飑线过程的地闪演变特征分析 [J].
尹丽云 ;
张杰 ;
张腾飞 ;
许迎杰 .
高原气象 , 2012, (04) :1100-1109
[3]   一次强飑线云结构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J].
徐小红 ;
余兴 ;
朱延年 ;
刘贵华 ;
戴进 ;
岳治国 .
高原气象, 2012, (01) :258-268
[4]   湖北一次飑线过程的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 [J].
王晓芳 ;
胡伯威 ;
李灿 .
高原气象 , 2010, (02) :471-485
[5]   一次典型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J].
姚叶青 ;
俞小鼎 ;
张义军 ;
程华 ;
魏鸣 ;
李劲 .
高原气象, 2008, (02) :373-381
[6]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J].
付丹红 ;
郭学良 .
大气科学, 2007, (04) :635-644
[7]   黄土高原一次冷涡飑线的综合分析与数值模拟 [J].
侯建忠 ;
王繁强 ;
方建刚 ;
李平 .
高原气象, 2007, (02) :353-362
[8]   浙江中北部前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研究 [J].
薛根元 ;
陈丽芳 ;
诸晓明 .
高原气象, 2007, (01) :176-186
[9]   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和龙卷强度级别判定 [J].
邵玲玲 ;
黄宁立 ;
邬锐 ;
陈亚敏 .
气象科学, 2006, (06) :6627-6632
[10]   一次强飑线的成因及维持和加强机制分析 [J].
姚建群 ;
戴建华 ;
姚祖庆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46-75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