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被引:38
作者
郑石桥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关键词
公共权力; 机会主义; 治理机制; 问责制; 政府审计;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44 [国家审计];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摘要
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政府审计一直被作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按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治理机制和政府审计的逻辑顺序,分析政府审计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及其运行离不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公共权力机会主义必然出现。在应对公共权力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中,事前审计是制衡机制,跟踪审计是监督机制,事后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审计基本功能是鉴证公共权力机构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最大善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建设性审计论纲——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 [J].
郑石桥 ;
安杰 ;
高文强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 28 (04) :13-22
[2]   民国的事前审计及其制度环境 [J].
夏寒 .
审计研究, 2013, (01) :32-37+48
[3]   国家治理、问责机制和国家审计 [J].
张文秀 ;
郑石桥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7 (06) :25-32
[4]   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J].
刘家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60-72+206
[6]   国家审计问责制度解析——基于审计问责要素视角 [J].
汤小莉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4 (04) :14-17
[7]   深入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J].
刘家义 .
审计研究, 2010, (03) :3-4
[8]   责任政府:以公共责任为本位 [J].
陈国权 ;
王勤 .
行政论坛, 2009, 16 (06) :15-19
[9]   人大预算决策、机会主义行为与宪法性约束 [J].
曾军平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 (01) :48-55
[10]   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目标设定探微 [J].
冯均科 .
财会月刊, 2008, (31)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