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线性方法反演琉球-台湾-吕宋地区的岩石层P波速度结构

被引:7
作者
李志伟
胥颐
郝天珧
刘劲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非线性算法; P波速度结构; 岩石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和ISC台站提供的P波走时资料,使用差异演化全局优化算法(DE算法)和移动窗方法反演了琉球-台湾-吕宋地区岩石层尺度的P波速度结构.在台站和地震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反演窗口为2°×2°,移动步长为1°;在台站和地震较少的地区,反演窗口为4°×4°左右,移动步长为2°.反演结果揭示出琉球-台湾-吕宋地区壳幔结构的横向差异:琉球岛弧西侧受冲绳海槽地幔热扰动的地壳减薄,东侧由于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挤压地壳略有增厚;欧亚大陆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碰撞导致台湾地区地壳及岩石层明显增厚;吕宋及菲律宾北部岩石层受岛弧火山下方热流影响较大.结果表明,非线性全局优化算法和移动窗方法能够用于反演较大尺度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45 / 13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 [J].
胥颐 ;
刘建华 ;
郝天珧 ;
刘劲松 ;
李志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053-1061
[2]   环渤海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与地壳上地幔结构 [J].
李志伟 ;
胥颐 ;
郝天珧 ;
刘劲松 ;
张岭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797-804
[3]   利用DE算法反演地壳速度模型和地震定位 [J].
李志伟 ;
胥颐 ;
郝天珧 ;
刘劲松 ;
张岭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2) :370-378
[4]   中国边缘海及邻区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 [J].
刘建华 ;
胥颐 ;
郝天珧 ;
刘劲松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3) :594-599
[5]   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研究 [J].
郝天珧 ;
刘建华 ;
黄忠贤 ;
胥颐 ;
刘少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3) :583-589
[6]   冲绳海槽地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层性质研究 [J].
郝天珧 ;
刘建华 ;
郭锋 ;
黄忠贤 ;
胥颐 ;
戴明刚 ;
李安春 ;
付永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462-468+555
[7]   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 [J].
江为为 ;
刘少华 ;
郝天珧 ;
宋海斌 ;
朱东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2) :287-292
[8]   中国大陆及海域Love波层析成像 [J].
彭艳菊 ;
苏伟 ;
郑月军 ;
黄忠贤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6) :792-801+905
[9]   应用重力资料估算东海冲绳海槽地壳厚度 [J].
江为为 ;
刘少华 ;
郝天珧 ;
宋海斌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1) :35-41
[10]   华南及其相邻边缘海域一些重要断裂的地球物理证据 [J].
郝天珧 ;
刘建华 ;
宋海斌 ;
胥颐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1)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