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学珍
谢皓
贾浩荣
李树臣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2]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系数;
D O I
10.13473/j.cnki.issn.1002-3186.2004.02.006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4)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专用品种(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47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豆蛋白质的积累动态及其与产质量形成的关系 [J].
陈丽华 ;
李杰 ;
刘丽君 ;
祖伟 ;
马秀峰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16-124
[2]   对大豆食品加工研究的展望 [J].
朱秀清 .
大豆通报, 2001, (02) :22-23
[3]   中国大豆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 [J].
汪越胜 ;
陈冬生 ;
马宏惠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31-233
[4]   生育期结构不同的大豆品种的光周期反应和农艺性状 [J].
韩天富 ;
盖钧镒 ;
陈风云 ;
邱家驯 .
作物学报, 1998, (05) :550-557
[5]   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园艺性状鉴定和优异资源筛选 [J].
王素 ;
徐兆生 ;
魏民 .
作物品种资源, 1996, (02) :14-16
[6]   南方和黄淮海地区大豆地方品种贮存蛋白组分含量遗传变异的初步分析 [J].
章晓波,盖钧镒 .
中国油料, 1994, (01) :15-18
[7]  
大豆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Ⅱ.杂种后代的遗传分析[J]. 王丕武,张晓玲,刘宗昭.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4(01)
[8]   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J].
张恒善 ;
付艳华 ;
孙太石 ;
吴景贵 ;
梁振富 ;
赵爱莉 ;
彭宝 .
大豆科学, 1993, (04) :296-301
[9]  
作物育种学各论[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盖钧镒主编, 1997
[10]  
大豆遗传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连铮,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