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辅助生殖基因医疗技术滥用的风险与刑法规制——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

被引:21
作者
于慧玲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辅助生殖; 基因编辑; 医疗犯罪; 刑法规制;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9.12.019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飞速发展的人类辅助生殖基因医疗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其泛用甚至滥用引发新的犯罪现象出现,并呈日渐扩散的趋向,对传统的刑法理论与刑法制度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辅助生殖基因医疗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予以规制。为了应对人类辅助生殖基因医疗技术的冲击与挑战,我国刑法应在坚持法益保护、刑法谦抑性、风险防范的基本立场下,尽快完善刑法分则罪名体系:增设"基因犯罪"类罪名,并在该类罪名中规定人类辅助生殖基因医疗犯罪的相关具体罪名。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因编辑的良法善治:在谦抑与开放之间 [J].
田野 ;
刘霞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4) :106-115
[2]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的视角 [J].
邱仁宗 .
医学与哲学(A), 2016, 37 (07) :1-7
[3]   刑法视野下克隆技术规制的根据与方法 [J].
刘建利 .
政法论坛, 2015, 33 (04) :48-59
[4]   医事刑法的基础理论 [J].
甲斐克则 ;
刘建利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2) :196-200
[5]   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 [J].
刘长秋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 (06) :112-122
[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刑法学思考 [J].
刘长秋 .
东方法学, 2008, (02) :37-48
[7]   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J].
赵书鸿 .
人民检察, 2008, (01) :42-45
[8]   安乐死非犯罪化之解析 [J].
来君 .
青海社会科学, 2006, (04) :111-115
[9]   浅论基因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J].
刘长秋 ;
杨玉娣 .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4, (02) :71-73
[10]   生态危机的技术内涵:对技术负面效应的评析 [J].
高中华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05) :38-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