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供给品安排——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阐释

被引:6
作者
周天勇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国际国家产品; 发展能力;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8.37.002
中图分类号
F114.4 [国际经济合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本文讨论从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缘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的中国"一带一路"供给品安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和结构三个有逻辑联系的结构展开。首先,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解释在于:在世界各主权国家之间,需要有共同体来形成共同的地球观和一致的行动,处理共同的事务,协调主权国家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与地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摒弃丛林法则而开展合作型竞争,先发国家帮助后发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其次,笔者将公共经济学方法扩展到全球领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行动的供给品安排。发现从提供方的各类国际产品,到使用方的各类国内产品,与一国公共经济范围不一样的是,之间大部分存在着跨国关系,物品从供给到需求,其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按照应有功能设计共同体结构,其安排的结构决定共同体功能的逻辑,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公共利益、新经济共享、发展能力、国家利益、风险防控、契约和规则六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述评 [J].
刘武根 .
思想教育研究, 2018, (02) :60-64
[3]   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综述 [J].
宋婧琳 ;
张华波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 (05) :198-208
[4]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 [J].
刘威 .
学习与实践, 2017, (09) :5-12
[5]   分享经济的内涵与特征探析 [J].
李晓华 .
商业研究, 2017, (07) :119-126
[6]   国家间共同利益:概念与机理 [J].
刘笑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6) :102-121+159
[7]   “现代院论坛2017:‘一带一路’的风险应对”会议综述 [J].
倪建军 ;
陈旸 .
现代国际关系, 2017, (04) :59-60
[8]   “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韩保江 ;
项松林 .
经济研究参考, 2017, (10) :7-33+84
[9]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争论综述 [J].
赵洪 ;
覃操 .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6, 1 (04) :51-67
[10]   “反公地悲剧”问题研究进展 [J].
阳晓伟 ;
庞磊 ;
闭明雄 .
经济学动态, 2016, (09) :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