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供给品安排——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阐释
被引:6
作者:
周天勇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国际国家产品;
发展能力;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8.37.002
中图分类号:
F114.4 [国际经济合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本文讨论从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缘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的中国"一带一路"供给品安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和结构三个有逻辑联系的结构展开。首先,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解释在于:在世界各主权国家之间,需要有共同体来形成共同的地球观和一致的行动,处理共同的事务,协调主权国家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与地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摒弃丛林法则而开展合作型竞争,先发国家帮助后发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其次,笔者将公共经济学方法扩展到全球领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行动的供给品安排。发现从提供方的各类国际产品,到使用方的各类国内产品,与一国公共经济范围不一样的是,之间大部分存在着跨国关系,物品从供给到需求,其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按照应有功能设计共同体结构,其安排的结构决定共同体功能的逻辑,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公共利益、新经济共享、发展能力、国家利益、风险防控、契约和规则六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7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