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构建研究——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例

被引:42
作者
宋乃庆
杨欣
王定华
朱德全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课业负担; 测评模型; 构建研究; 义务教育;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中小学"减负"很重要,但很难,除了突破考试文化的束缚,改革考试评价与录取,还应积极开展课业负担的定量研究,构建可量化、可操作的学生课业负担测评模型,以及用于监测评价的课业负担常模,以此科学推进"减负提质"。本文在构建课业负担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4省市、1350名被试的抽样调查,初步构建了学生课业负担的测评模型。其中,675名被试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包括成绩压力、课业难度、精力消耗和课内学习任务四个维度,合计14个指标;675名被试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拟合良好;课业负担各维度与睡眠时间、学习成绩有轻微的负相关,与厌学倾向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性能,可作为学生课业负担的测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定量分析 [J].
宋乃庆 ;
杨欣 .
教育研究, 2014, 35 (03) :25-30
[2]   教育指标系统构建的理论问题 [J].
杨向东 ;
朱虹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34 (03) :16-28
[3]   多重制度逻辑下的课业负担问题治理 [J].
梁倩 ;
林克松 ;
朱德全 .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33 (06) :36-40
[4]   从个人困扰到公共教育议题:在真实世界中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J].
陈霜叶 ;
柯政 .
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 (12) :15-23
[5]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J].
林崇德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 (03) :5-11+173
[6]   我国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报告 [J].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研究课题组 ;
田慧生 .
教育研究, 2011, 32 (01) :27-38
[7]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 [J].
石中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29-38
[8]   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J].
王定华 .
教育研究, 2009, 30 (02) :52-57+77
[9]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J].
顾明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13
[10]   学习负担:涵义、类型及合理性原理 [J].
肖建彬 .
教育研究, 2001, (05)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