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整齐性及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钟蕾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不同收获指数型品种; 产量构成整齐性; 光合特性; 叶温; 气叶温差;
D O I
10.13836/j.jjau.201211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比分析了不同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长丝占、粤秀占和五星丝苗1号产量构成因子的整齐度及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指数型品种农艺性状各指标既存在品种间差异性,也有株间的差异性,更有单茎穗间的差异性,即其整齐度不同;高收获指数型品种单株之间与单株内单茎穗间收获指数整齐度均高于低收获指数型品种;高收获指数型品种单株之间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实粒质量、秆质量、千粒质量的变异系数及极差总体上低于低收获指数型品种,其单株内不同茎蘖间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实粒质量、秆质量、千粒质量的变异系数及极差总体上也低于低收获指数型品种;不同收获指数型品种之间抽穗后20 d、30 d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高收获指数型品种抽穗当天至30 d剑叶SPAD值均高于低收获指数品种,且下降更为缓慢;高收获指数型品种抽穗后20 d剑叶温度均低于低收获指数品种,抽穗后30 d则高于低收获指数品种;高收获指数型品种抽穗后20 d气叶温差低于低收获指数品种,抽穗后30 d则高于低收获指数品种;株高、穗长、单穗总粒数、单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单穗实粒质量、单茎秆质量、着粒密度、单株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等农艺指标的变异系数与收获指数间均呈现负相关,其中单茎秆重的穗间变异系数与收获指数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0.942 7*),表明上述农艺指标整齐度高有利于提高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吉林省47年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变化 [J].
邸玉婷 ;
赵国臣 ;
徐克章 ;
武志海 ;
张治安 ;
凌凤楼 ;
姜楠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3) :251-256
[2]   春小麦竞争能力与产量的关系 [J].
董珑丽 ;
魏茶花 ;
马晓娟 ;
张荣 .
生态学报, 2007, (10) :4203-4208
[3]   水稻收获指数相关性状的研究 [J].
李晓方 ;
毛兴学 ;
罗文永 ;
肖昕 ;
刘彦卓 ;
王晓玲 ;
方正武 ;
邢丹英 .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03) :3-6
[4]   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进展 [J].
潘晓华 ;
邓强辉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5
[5]   水稻收获指数与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程永盛 ;
廖耀平 ;
何秀英 ;
陈钊明 ;
陈粤汉 .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09) :36-38
[6]   群体起点整齐度对水稻经济产量的影响 [J].
隗溟 ;
朱自均 .
耕作与栽培, 2006, (03) :11-12
[7]   水稻收获指数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J].
何秀英 ;
陈钊明 ;
廖耀平 ;
程永盛 ;
陈粤汉 .
作物学报, 2006, (06) :911-916
[8]   金优463在赣中北作双季早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生产对策 [J].
陈小荣 ;
石庆华 ;
潘晓华 ;
贺浩华 ;
张美良 ;
吴德龙 ;
朱昌兰 ;
胡水秀 ;
李木英 ;
曾勇军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61-163
[9]   高产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J].
李春寿 ;
叶胜海 ;
陈炎忠 ;
阮关海 ;
黄福灯 ;
张小明 .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04) :177-181
[10]   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J].
赵东海 ;
严钦泉 ;
王京仁 ;
万海清 .
广西农业科学, 2005, (03) :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