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被引:21
作者
胡洁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记忆; 个体记忆; 社会认同; 事实基础; 建构;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20.05.020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社会记忆作为理解和解释社会认同的一种视角,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先,社会记忆是社会认同形成所依据的某种事实基础;其次,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即个体记忆以其特有的真实性和鲜活性促成了社会认同的生成;最后,群体自身和外部权力通过制导和操控社会记忆的建构,对社会认同的形成和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的研究路径,是对社会记忆解释力的一次验证,可以看到社会记忆作为事实基础对社会认同生成的重要性,群体内外部的力量通过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制控最终导向社会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J].
高蕊 .
社会, 2015, 35 (03) :67-94
[3]  
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学[J]. 杰弗瑞·奥利克,乔伊斯·罗宾斯,周云水.思想战线. 2011(03)
[4]   集体记忆:研究群体认同的新路径 [J].
艾娟 ;
汪新建 .
新疆社会科学, 2011, (02) :121-126+148
[5]   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 [J].
刘亚秋 .
社会, 2010, 30 (05) :217-242
[6]   心理学视域的集体记忆研究 [J].
汪新建 ;
艾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112-116
[7]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J].
周晓虹 .
社会科学, 2008, (04) :46-53+187
[8]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J].
张莹瑞 ;
佐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475-480
[9]   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 [J].
王汉生 ;
刘亚秋 .
社会, 2006, (03) :46-68+206
[10]  
“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J]. 刘亚秋.社会学研究.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