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盆山接触关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袁 [1 ]
牟中海 [1 ]
马达德 [2 ]
李文龙 [1 ]
林伶 [1 ]
李乐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断层接触; 超覆接触; 构造反转; 盆山接触关系;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震剖面的对比及露头资料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盆山关系具有很大差异。阿尔金山与盆地的接触关系主要为断层接触和超覆接触,在红沟子以北地区为下断上超式接触,其中月牙山地区呈典型的半花状断层接触,红沟子及其以西地区为超覆接触。昆仑山与盆地的接触关系在中生代主要呈正断层接触,但在阿拉尔、斧头山地区为超覆接触;在新生代主要为高角度逆断层接触,其中昆仑山前中西段与东段之间为右旋走滑断层接触。深刻认识阿尔金山、昆仑山与盆地的接触关系,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柴达木盆地的最终定型期——第四纪 [J].
杨津 ;
黄忠范 ;
戴福贵 ;
杨克绳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4) :51-53
[2]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J].
黄成刚 ;
陈启林 ;
阎存凤 ;
张正刚 ;
陈迎宾 ;
石亚军 .
断块油气田, 2008, (02) :4-7
[3]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研究 [J].
吴丽荣 ;
黄成刚 ;
黄昌武 .
断块油气田, 2007, (03) :12-15+89
[4]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方向 ;
江波 ;
张永庶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56-61
[5]   盆山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 [J].
刘少峰 ;
张国伟 .
地学前缘, 2005, (03) :101-111
[6]   阿尔金断裂与周缘新生代盆地关系 [J].
李建星 ;
王永和 ;
校佩曦 ;
孙南一 ;
张汉文 .
西北地质, 2005, (02) :19-23
[7]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研究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马达德 ;
张跃中 ;
张启全 ;
谭万金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11-14+87
[8]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J].
曹国强 ;
陈世悦 ;
徐凤银 ;
彭德华 ;
袁文芳 .
中国地质, 2005, (01) :33-40
[9]   阿尔金断裂的研究现状及其控油意义 [J].
刘海涛 ;
马立祥 ;
葛肖虹 ;
刘永江 ;
管全俊 ;
吴光大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8+88
[10]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与油气区带成藏规律 [J].
罗群 ;
庞雄奇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1)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