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乡村性评价及时空分异

被引:60
作者
孙玉 [1 ,2 ]
程叶青 [3 ]
张平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乡村性; ESDA; 时空分异;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了刻画乡村性的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东北地区149个县域乡村性指数,并采用ESDA空间统计方法,探索东北地区县域乡村性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县域乡村性指数普遍较高,均值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2县域乡村性指数呈现南低北高,逐步极化的空间格局,且与其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距离成正比,呈现环状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3县域乡村性趋于空间集聚,且随时间推移,低值和低值、高值和高值县域的空间集聚增强;冷点、次冷点、热点、次热点区域在空间上均呈现"北上"发展态势,温和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南下"的发展态势。从国家政策、产业结构、农业投入和资本投入等视角,分析了乡村性时空演变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864 / 18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 [J].
陈良文 ;
杨开忠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3) :35-42+124
[22]   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未来政策选择 [J].
王洛林 ;
魏后凯 .
财贸经济, 2006, (02) :3-10+96
[23]   乡村概念辨析 [J].
张小林 .
地理学报, 1998, (04) :79-85
[24]   乡村地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J].
郭焕成 .
经济地理, 1988, (02) :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