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与构造分析

被引:20
作者
马宏生 [1 ]
张国民 [1 ]
闻学泽 [2 ]
周龙泉 [3 ]
邵志刚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四川省地震局
[3]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关键词
川滇地区; P波; 三维速度结构; 构造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根据205个区域台站记录的近60000条地震初至P波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理论与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反演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球物理背景,分析和解释了三维速度结构图像反映的川滇地区不同深度的介质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沉积盆地、高山山地等主要表现出速度负异常的特征,有的高山山体负异常可深达下地壳与上地幔,反映了新造山带的强烈构造隆升与相伴的重力均衡作用;(2)川滇块体周缘大型活动断裂带附近的中下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它们的存在为调节断裂和块体运动提供了深部解耦条件;(3)根据对P波速度结构图像的分析,识别和推断出川滇地区若干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它们倾向与下延深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6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兰坪—思茅盆地原型的性质及演化 [J].
廖宗廷 ;
陈跃昆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 :109-113
[2]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郑荣章 ;
马文涛 ;
宋方敏 ;
于贵华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1) :151-162
[3]   中国及邻近陆域海域地球内部三维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J].
朱介寿 ;
曹家敏 ;
蔡学林 ;
严忠琼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497-503
[4]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5]   滇中楚雄中生代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哀牢山造山带的关系——以楚雄西舍路至禄丰碧城镇区域地质综合剖面为例 [J].
张志斌 ;
曹德斌 .
地球学报, 2002, (02) :129-134
[6]   地震层析成像板块构造及地幔演化动力学 [J].
傅容珊 ;
郑勇 ;
常筱华 ;
黄建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4) :85-95
[7]   从华南板块构造演化探讨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含油气远景 [J].
罗志立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2) :1-19+127
[8]   腾冲火山及邻区速度结构的三维层析成象 [J].
秦嘉政 ;
皇甫岗 ;
李强 ;
钱晓东 ;
苏有锦 ;
蔡明军 .
地震研究, 2000, (02) :157-164
[9]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J].
朱创业 ;
夏文杰 ;
伊海生 ;
蔚远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4) :25-32
[10]   全球地幔三维结构模型及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J].
朱介寿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5) :4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