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

被引:29
作者
黄涛 [1 ,2 ]
徐力刚 [1 ,3 ]
范宏翔 [1 ,2 ]
孟元可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4] 不详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干旱; 时空分布; 演变趋势;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8.05.22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通常被认为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长江流域作为典型的湿润-半湿润区,干湿交替明显,干旱事件时空分布特征较为复杂.为了深入认识和理解长江流域气象干旱现状及其特征,探究干旱事件发生规律,采用长江流域1951—2015年PDSI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帕尔默干旱指数,运用Mann-Kendall检验、EEM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集合经验模分解)、REOF(rotat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森斜率估算等分析方法,探讨长江流域干旱面积时间变化特征、干湿情景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1—2015年,长江流域发生季节性干旱的面积整体呈扩大趋势,2000年后该趋势有所减缓.流域内呈现6个明显的干湿空间分布型,2000年后流域的东南部呈变旱态势,整体而言,流域内"南涝北旱"特征十分明显.未来,长江流域整体有变湿的趋势,西北部更旱,东北部变湿,南部以及东南部PDSI上升趋势明显,有发生旱涝急转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677 / 16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7种气象干旱指数的中国区域适应性 [J].
杨庆 ;
李明星 ;
郑子彦 ;
马柱国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3) :337-353
[2]   基于高分辨率格点数据的1961-2013年青藏高原雪雨比变化 [J].
王杰 ;
张明军 ;
王圣杰 ;
任正果 ;
车彦军 ;
张富现 .
地理学报, 2016, 71 (01) :142-152
[3]   长江流域春夏旱涝灾害与太平洋海温关联性研究 [J].
于文金 ;
张晓玲 ;
周鸿渐 ;
黄亦露 ;
邱新发 ;
谢涛 ;
于步云 ;
邹欣庆 .
灾害学, 2015, 30 (03) :54-60
[4]   2011年春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J].
沈柏竹 ;
张世轩 ;
杨涵洧 ;
王阔 ;
封国林 .
物理学报, 2012, 61 (10) :530-540
[5]   基于WAP指数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J].
梁成 ;
申双和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 (02) :166-174
[6]   长江流域降水极值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 [J].
苏布达 ;
姜彤 .
湖泊科学, 2008, (01) :123-128
[7]   正常季风年华南夏季“旱涝并存、旱涝急转”之气候统计特征 [J].
吴志伟 ;
李建平 ;
何金海 ;
江志红 ;
竺夏英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12) :1665-1671
[8]   近百年全球气温变化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 [J].
何丽 ;
吴宜进 ;
但长军 ;
薜怀平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4) :364-366+370
[9]   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朱亚芬 .
地理学报, 2003, (S1) :100-107
[10]  
CMIP3/5和CCLM模式对长江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模拟及预估[D]. 张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