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场所研究:发展动态与趋势附视频

被引:13
作者
张立群 [1 ]
杨安华 [2 ]
机构
[1] 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记忆场所; 活化创新; 生长点;
D O I
10.16614/j.gznuj.skb.2018.06.016
中图分类号
K0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记忆场所研究肇始于20世纪的法国,哈布瓦赫、皮埃尔·诺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一批学者基于全球化、现代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客观现实背景,尤其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发挥多学科融合交汇的研究优势,对何为记忆场所,记忆与场所之间存在何种内在连接机理,记忆场所研究的现实意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当下,对记忆场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和提炼总结,对于在实践中保护、挖掘、活化与创新记忆场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记忆场所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明晰记忆场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生长点和未来趋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 [J].
钱力成 ;
张翮翾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6) :215-237+246
[2]   中国记忆史研究的路径问题——以《记忆的政治》为中心 [J].
陈全黎 .
史学月刊, 2015, (10) :24-32
[3]   皮埃尔·诺拉及其“记忆之场” [J].
孙江 .
学海, 2015, (03) :65-72
[4]   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J].
左玉河 .
史学史研究, 2014, (04) :9-21
[5]   历史与记忆 [J].
阿龙康菲诺 ;
付有强 .
天津社会科学, 2014, (06) :126-132
[6]  
历史记忆、认同构建与政策行为:两种分析框架[J]. 汪铮,杜欢.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4(00)
[8]   论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记忆的保护与保存 [J].
杨同卫 ;
苏永刚 .
山东社会科学, 2014, (01) :68-71
[9]   对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的哈布瓦赫式社会——民族志学研究 [J].
杰罗姆·特鲁克 ;
曲云英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2, 29 (04) :33-46+5
[10]   传统与记忆:以一个埃及犹太人组织为例 [J].
米歇尔·鲍桑 ;
罗湘衡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2, 29 (04) :80-9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