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三溪村“7·10”高位山体滑坡研究

被引:28
作者
殷志强 [1 ]
徐永强 [1 ]
赵无忌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不详
关键词
三溪村; 高位山体; 滑坡;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4.02.018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3年7月10日上午10时,四川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受极端暴雨影响发生高位山体滑坡灾害,滑坡-碎屑堆积体方量超过150×104m3,其中1#滑坡-碎屑堆积体长度1.26km,造成三溪村一组重大人员伤亡。笔者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都江堰三溪村滑坡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其启动运动机制和滑动速度,主要认识如下:(1)该滑坡为一处高位山体滑坡,后缘白垩系砂砾岩地层高速滑动后剧烈撞击-铲刮-偏转后铲动坡体上的松散堆积层而形成高位山体滑坡-碎屑流灾害。(2)根据滑坡的运动及堆积特征,将1#滑坡划分为砂砾岩滑动区、碰撞铲刮区和碎屑流堆积覆盖区3部分。(3)7月8日8时至10日8时,中兴镇三溪村的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都江堰市3d的降雨量相当于该地区年降雨总量的44.1%),直接触发了滑坡的发生。(4)三溪村滑坡的发生受2008年汶川地震、特殊的岩土体性质、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极端暴雨事件的综合影响,地震、地形为其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极端暴雨事件为其直接诱发因素。(5)建议加强高位山体滑坡的研究,尤其是远程滑坡-碎屑流的早期识别和预警。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目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许冲
    徐锡伟
    吴熙彦
    戴福初
    姚鑫
    姚琪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3, 21 (01) : 25 - 44
  • [2] 都江堰庙坝地震高位滑坡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苟富刚
    王运生
    吴俊峰
    陈宁
    邓茜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2, 20 (01) : 21 - 29
  • [3] 汶川地震触发窝前滑坡特征及失稳机制探讨
    汤明高
    许强
    张伟
    董秀军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2) (S2) : 3491 - 3502
  • [4] A Seismically Triggered Landslide in the Niujuan Valley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J]. 韦方强,Sergey Chernomorets,Konstantin Aristov,Dmitry Petrakov,Olga Tutubalina,苏鹏程,江玉红,徐爱淞,Alexey Petrasov.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06)
  • [5] 贵州关岭“6.28”特大滑坡特征和成因
    孔纪名
    田述军
    阿发友
    崔云
    倪振强
    [J]. 山地学报, 2010, 28 (06) : 725 - 731
  • [6] 贵州关岭大寨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研究
    殷跃平
    朱继良
    杨胜元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4) : 445 - 454
  • [7] 斜倾厚层山体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
    殷跃平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2) : 217 - 226
  • [8] 地震高位滑坡形成条件及抛射运动程式研究
    王运生
    徐鸿彪
    罗永红
    吴俊峰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11) : 2360 - 2368
  • [9] 汶川地震内外动力耦合及灾害实例
    张永双
    石菊松
    孙萍
    姚鑫
    [J].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2) : 131 - 141
  • [10]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殷跃平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 29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