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调节作用对荆江径流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林承坤
许定庆
吴小根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科学系!南京
关键词
洞庭湖; 荆江; 径流; 洪道; 湖泊调节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洞庭湖对荆江径流有高效率的调节作用 ,根据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表明 ,荆江径流经调节后 ,年平均径流量、汛期径流量与汛枯期径流比分别减少了 2 6 .3%、32 .9%与 32 .4 % .年平均径流量与汛期径流量均呈沿程递减 .这些在长江干流都是独一无二的 .下荆江的流量最大变化幅度系数 Qk 为 0 .892 ,在长江干流属最小 .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洞庭湖冲淤变化分析(1956-1995年) [J].
施修端 ;
夏薇 ;
杨彬 .
湖泊科学, 1999, (03) :199-205
[2]   长江径流量特性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 [J].
林承坤 ;
吴小根 .
自然杂志, 1999, (04) :200-205
[3]   鄱阳湖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与治理 [J].
胡细英 ;
张思华 ;
李博之 .
湖泊科学, 1997, (03) :269-274
[4]   水利工程兴建后洞庭湖径流与泥沙的变化 [J].
林承坤 ;
高锡珍 .
湖泊科学, 1994, (01) :33-39
[5]   洞庭湖水沙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J].
林承坤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1) :133-144
[6]   洞庭湖的演变与治理(上)——Ⅰ洞庭湖的沉积 [J].
林承坤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85, (04) :28-35+22
[7]   古代长江中下游平原筑堤围垸与塘浦圩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J].
林承坤 .
环境科学学报, 1984, (02) :101-110
[8]   荆江河曲的成因与演变 [J].
林承坤 ;
陈钦峦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5, (01) :9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