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运移成藏有利区预测方法研究——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8
作者
谈彩萍 [1 ]
江兴歌 [1 ]
陈拥锋 [1 ]
关德范 [2 ]
徐旭辉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分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分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层孔隙; 流体压力; 卸载减压; 砂岩回弹; 石油聚集成藏;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地质历史上主要石油地质演化阶段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场研究,以及东营凹陷勘探现状、沉积特征、东营剥蚀期和明化镇剥蚀期剥蚀卸载引起的砂岩回弹量和地层孔隙流体古压力场变化的关联性分析,提出了针对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含油气盆地预测石油运移聚集成藏有利区的2种较有效的方法:1)通过地质历史上盆地持续沉降成烃后的盆地整体上升剥蚀阶段的烃源岩区和储集岩区的压力场分化动态分析研究,预测石油运移的有利方向;2)通过地质历史上盆地持续沉降成烃后的盆地整体上升剥蚀阶段的砂岩回弹量的动态分析,同时结合地质历史上该阶段储盖层的配置研究预测石油聚集成藏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29 / 6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营凹陷各构造区带下第三系成岩演化与次生孔隙发育规律研究 [J].
陈永峤 ;
于兴河 ;
周新桂 ;
刘计国 ;
陈占坤 ;
张守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68-74
[2]  
Simulation Model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Nakayama,K.,Van,Siclen,D. 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1
[3]  
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关德范等著, 2004
[4]   利用泥岩声波时差估算地层压力 [J].
周立宏,刘国芳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2) :195-199+154
[5]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 [J].
曾溅辉 ;
郑和荣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60-63
[6]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J].
李丕龙 ;
翟庆龙 ;
荣启宏 ;
蒋有录 ;
谭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4-66+113
[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郑和荣 ;
黄永玲 ;
冯有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7-70+113
[8]   东营凹陷压力系统特征分析 [J].
何新贞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4) :21-23+4
[9]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 [J].
刘华 ;
蒋有录 ;
杨万琴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39-43
[10]   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研究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球科学, 2003, (01) :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