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化程度高寒嵩草草甸基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14
作者
于健龙 [1 ]
石红霄 [2 ]
李剑 [1 ]
赵常玉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关键词
退化程度; 嵩草草甸; 群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群落指标为依据,研究了青海省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阶段,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土壤特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嵩草草甸,其地上、地下生物量,牧草高度,生草层厚度,裸斑面积,物种数,土壤含水量等呈显著差异。同未退化阶段相比,重度退化阶段的优良牧草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了43.2和10.1 g/m2。而重度退化阶段时,裸斑面积则达到最大值65 m2,土壤含水量则为最小值22.83%,鼠洞密度则随着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倒"V"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的结果是,由莎草科和禾本科为主的植物演替为杂类草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封育后补播“高寒1号”生态草对玛曲退化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J].
张云 ;
武高林 ;
任国华 ;
刘振恒 .
草业科学, 2009, 26 (07) :99-104
[2]   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气候分区 [J].
张国胜 ;
伏洋 ;
杨琼 ;
刘宝康 ;
李甫 .
草业科学, 2009, 26 (01) :23-29
[3]   三江源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容重特性研究 [J].
孙飞达 ;
龙瑞军 ;
蒋文兰 ;
郭正刚 ;
聂学敏 .
草业学报, 2008, (05) :111-116
[4]   三江源地区不同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分析 [J].
张静 ;
李希来 ;
季刚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8) :7738-7740+7799
[5]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草地生物量及土壤养分差异 [J].
孙小弟 ;
王彦龙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 (03) :6-8
[6]   拉脊山亚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J].
赵殿智 ;
徐志伟 .
草业与畜牧, 2007, (10) :4-7
[7]   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生物量的分布模式 [J].
刘伟 ;
周华坤 ;
周立 .
中国草地, 2005, (02) :9-15
[8]   高寒矮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分析 [J].
李海英 ;
彭红春 ;
王启基 .
草业学报, 2004, (05) :26-32
[9]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J].
闵庆文 ;
谢高地 ;
胡聃 ;
沈镭 ;
严茂超 .
资源科学, 2004, (03) :56-60
[1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J].
张目 ;
朱国亮 .
草业科学, 2004, (02) :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