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有过失

被引:8
作者
黄茂荣
机构
关键词
与有过失; 受害人过错; 责任承担;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211230.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以受害人与有过失为理由,减免加害人之损害赔偿义务,本是一个蕴藏朴实的道理,而一时却难以在规范上圆满实践。其规范化所遭遇之第一个问题是,就受害人对自己利益之维护,在法律上是否得对其课以义务,当中涉及有无及范围的问题。由之发展出"对己义务"之法律关系的类型,以规定或说明应如何对其规范的特殊问题。其次为在与有过失有关之法律关系的发展,受害人在契约责任、危险责任及侵权责任应如何为其使用人及代理人之故意或过失行为负责。特别是未成年人是否应为其法定代理人之侵权责任负责?另其适用之赔偿责任的规范基础是否含侵权责任、契约责任及危险责任。再则与有过失所指涉之损害分担的基础应当是其行为或负责因素之原因力或过失程度?这些问题,在现代民法经过一个世纪以上之发展,学说见解依然尚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需要究诸实际案例,逐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受害人自甘冒险 [J].
王利明 .
比较法研究, 2019, (02) :1-12
[2]   侵权法视角下混合过错同与有过失的概念辨析 [J].
李仁真 ;
廖博宇 .
北方法学, 2018, (06) :35-43
[3]   论与有过失前提下多数人侵权责任的评估和分担模式 [J].
李中原 .
法商研究, 2016, 33 (01) :82-94
[4]  
虚假陈述(财报不实)损害赔偿之真实价格如何认定及投资人是否与有过失问题——台湾地区“最高法院”2013年度台上字第1294号等民事判决研究[J]. 刘连煜.证券法苑. 2015(03)
[5]   论与有过失的属性及适用范围 [J].
尹志强 .
政法论坛, 2015, 33 (05) :26-37
[7]   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 [J].
程啸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32 (01) :137-145
[9]   原因力的因果关系理论基础及其具体应用 [J].
杨立新 ;
梁清 .
法学家, 2006, (06) :101-110
[10]   侵权法上的原因力理论研究 [J].
张新宝 ;
明俊 .
中国法学, 2005, (02) :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