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整实践——对成都市ZQ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的考察

被引:4
作者
张世勇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农地调整; 村级组织; 农地调控权; 村庄治权;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3.04.021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村庄层面,城乡建设用地项目的实施,是村级组织通过对本村内农地调整的动员和组织,争取城乡统筹过程中国家对农村的资源输入,实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这正是村级组织所代表的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行使农地调控权的过程,是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与村民自治制度联动的结果。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不仅是村庄治权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是村级组织丰富其治理资源、增强其治理能力及实现村庄发展的有力杠杆。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探析——兼论灾后重建中的农地流转 [J].
何秋洁 .
农村经济, 2011, (09) :36-40
[2]   社会和谐视野下的农地制度 [J].
陈柏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11, (06) :85-91
[3]   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 [J].
毛丹 ;
王萍 .
社会学研究, 2004, (06) :41-51
[4]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