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吗?——以玉米为例

被引:19
作者
崔钊达
余志刚
张培鸽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农户分化; 玉米;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21.04.48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四省814份玉米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借助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测算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本地区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622 5,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分地区来看,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山西、黑龙江、山东和河南。(2)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会显著提高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较平均水平提高0.034 5,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3)相较于兼业I型和兼业II型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纯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力度,重点以纯农户为技术推广服务对象、因地制宜探索适应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及推广轮作制、鼓励农户参加合作社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行为逻辑、分化结果与发展前景——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户分化行为的考察 [J].
李宪宝 ;
高强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2) :56-65+111
[22]   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及对作物单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J].
蔡荣 ;
蔡书凯 .
资源科学, 2012, 34 (09) :1705-1711
[23]   保护性耕作技术经济效益及其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来自山西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 [J].
赵旭强 ;
穆月英 ;
陈阜 .
经济问题, 2012, (02) :74-77
[24]   中国各省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J].
王兵 ;
杨华 ;
朱宁 .
南方经济, 2011, (10) :12-26
[25]   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J].
曹光乔 ;
张宗毅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8) :69-74
[26]   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 [J].
贺振华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2-9+78
[27]   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对策分析 [J].
王永龙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46-50
[28]   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J].
黄祖辉 ;
钱峰燕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2) :11-17
[29]   论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J].
周飞 ;
刘朝晖 .
农村经济, 2003, (02)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