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带构造岩特征

被引:3
作者
李理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鲁西地区; 古生界; 太古宇; 滑脱构造; 构造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构造地质学理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揭示了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带缓倾斜断层构造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了其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作用。露头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带构造岩主要为碎裂岩,岩石发生强烈的破碎,角砾成分主要为上盘碳酸盐岩的碎块,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绿泥石化等动力变质作用,薄层构造岩中揉皱发育。方解石、长石、石英等变形矿物的显微构造特征显示出滑移双晶、拉长、定向排列、机械双晶和动态充结晶等特征,表明缓倾斜滑脱构造带上的构造变形属低温的脆性、塑性变形。覆盖区古生界滑脱带构造岩与露头区有相似的特征,且破碎的构造岩是油气有效的储集空间和场所。研究表明,古生界与太古宇沉积不整合面已转化为构造滑脱面,同时对深层潜山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泰山周围下古生界与泰山群不整合面上滑动构造的发现 [J].
吕朋菊 ;
张明利 ;
朱兴珊 .
地质论评, 1990, (05) :473-478+482
[12]   沂沭断裂带显微构造及变形叠加分析 [J].
胡玲 ;
顾德林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3) :76-81
[13]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J].
马杏垣 ;
索书田 .
地质学报, 1984, (03) :205-213
[14]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J].
马杏垣 ;
索书田 .
地质学报, 1984, (03) :205-213
[15]  
断裂构造岩带的划分[M]. 科学出版社 , 孙岩, 1985
[16]  
Bas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geology. Marshark S,Mitra G.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