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担保从属性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度

被引:42
作者
高圣平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担保; 从属性; 将来债权; 独立保函; 债务承担; “借新还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民法典》上的担保系为保障债权的实现而存在,须从属于其所担保的主债权。担保权利也就成为依附于主债权的从权利,具有从属性,与所担保的主债权同其命运和效力。由此,担保的发生以主债权成立为前提,其范围和强度不得大于或重于主债权,并因主合同之无效而无效,因主债权之转让而转移,因主债权之消灭而消灭。但为因应社会经济发展,担保从属性规则出现日益缓和的趋势。主债权在担保设立之时无须特定,但在担保权利可得行使之时,须有主债权的存在,此为将来特定债权作为担保债权提供了解释前提;最高额担保制度的确立击破了担保权利与具体债权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将来不特定债权作为担保对象成为可能。不具从属性的独立保函亦成为《民法典》之外的非典型担保交易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担保物权制度的成长与蜕变 [J].
谢在全 .
法学家, 2019, (01) :36-56+191
[3]   第三人担保的共通规则梳理与立法规定的完善 [J].
刘保玉 .
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 (10) :17-28
[4]   论民法典分则中人的担保之体系重构 [J].
刘斌 .
当代法学, 2018, 32 (05) :27-37
[5]   民法典担保物权法编纂:问题与展望 [J].
高圣平 .
清华法学, 2018, 12 (02) :74-94
[6]   《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和适用 [J].
张勇健 ;
沈红雨 .
人民司法(应用), 2017, (01) :23-29
[7]   论独立保证的典型化与类型化 [J].
高圣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9 (01) :93-103
[8]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应以主债务为限 [J].
胡建萍 ;
王长军 .
人民司法, 2015, (24) :54-57
[9]  
担保物权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程啸, 2019
[10]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刘贵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