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60
作者
冯胜斌 [1 ,2 ]
牛小兵 [1 ,2 ]
刘飞 [1 ,2 ]
杨孝 [3 ]
刘小静 [3 ]
尤源 [1 ,2 ]
王芳 [1 ,2 ]
机构
[1]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长庆油田分公司油藏评价处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致密油; 孔隙特征; 核磁共振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长7致密油储层的核磁共振测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孔隙孔径分布范围宽,储层中大孔、中孔、小孔、微孔及纳米孔孔隙类型均发育,且孔径分布范围、孔隙类型和主体孔隙类型受储层致密程度的控制作用明显;长7致密油储层大孔至纳米孔孔隙均含油,且微孔至纳米孔孔隙含油饱满。长7致密油储层微孔、纳米孔孔隙类型的识别及其含油的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74 / 45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杨侃.南京大学.2011, 07
  • [2] 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李道品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3] 油气储层评价.[M].王允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 [4]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5] High-resolution 3D fabric and porosity model in a tight gas sandstone reservoir: A new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microstructures from mm- to nm-scale combining argon beam cross-sectioning and SEM imaging
    Desbois, Guillaume
    Urai, Janos L.
    Kukla, Peter A.
    Konstanty, Jan
    Baerle, Claudia
    [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 78 (02) : 243 - 257
  • [6]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
    邹才能
    杨智
    陶士振
    李伟
    吴松涛
    侯连华
    朱如凯
    袁选俊
    王岚
    高晓辉
    贾进华
    郭秋麟
    白斌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 13 - 26
  • [7] 美国致密油开发现状及启示
    林森虎
    邹才能
    袁选俊
    杨智
    [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 (04) : 25 - 30+64
  • [8]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邹才能
    朱如凯
    白斌
    杨智
    吴松涛
    苏玲
    董大忠
    李新景
    [J].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 1857 - 1864
  • [9] 孔隙流体核磁共振弛豫特征及油水层识别方法
    王志战
    许小琼
    周宝洁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2) : 41 - 44+113
  • [10]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和潜力
    李玉喜
    张金川
    [J]. 国际石油经济, 2011, 19 (03) : 61 - 6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