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变迁、结构和话语: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宏观解释视角
被引:10
作者
:
聂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聂军
机构
:
[1]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来源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年
/ 32卷
/ 04期
关键词
:
变迁;
结构;
话语;
群体性事件;
D O I
:
10.13438/j.cnki.jdxb.2011.04.030
中图分类号
: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
030603 ;
0838 ;
摘要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但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没有发生应有的作用。弱势群体由于利益受损产生了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形成了仇官、仇富、仇不公的主流话语。巨大的社会变迁、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结构、仇官仇富仇不公话语的形成,构成了当下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政治社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改革开放后中国思想解放主题的路径转换——从意识形态交锋到思想交锋背后利益化的凸显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海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3)
:39
-42
[2]
“互强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建构
[J].
戴桂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戴桂斌
.
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1)
:112
-115
[3]
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动员效应与社会风险: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建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2
-17
[4]
“行动”与“结构”的双重视角:对中国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建文
.
云南社会科学,
2009,
(06)
:53
-56+130
[5]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两重性
[J].
伍俊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
伍俊斌
.
学术界,
2009,
(04)
:34
-43
[6]
我国利益结构的特征和模式探析
[J].
谢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大学
谢海军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3)
:43
-46
[7]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海军
.
探索,
2009,
(03)
:140
-143
[8]
利益格局变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J].
谢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大学
谢海军
.
攀登,
2009,
28
(03)
:55
-60
[9]
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
[J].
张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
张劲松
;
纳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
纳麒
.
思想战线,
2006,
(06)
:38
-43
[10]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1
2
→
共 11 条
[1]
改革开放后中国思想解放主题的路径转换——从意识形态交锋到思想交锋背后利益化的凸显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海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3)
:39
-42
[2]
“互强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建构
[J].
戴桂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戴桂斌
.
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1)
:112
-115
[3]
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动员效应与社会风险: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建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2
-17
[4]
“行动”与“结构”的双重视角:对中国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建文
.
云南社会科学,
2009,
(06)
:53
-56+130
[5]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两重性
[J].
伍俊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
伍俊斌
.
学术界,
2009,
(04)
:34
-43
[6]
我国利益结构的特征和模式探析
[J].
谢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大学
谢海军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3)
:43
-46
[7]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海军
.
探索,
2009,
(03)
:140
-143
[8]
利益格局变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J].
谢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大学
谢海军
.
攀登,
2009,
28
(03)
:55
-60
[9]
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
[J].
张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
张劲松
;
纳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
纳麒
.
思想战线,
2006,
(06)
:38
-43
[10]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