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的后效应、针刺耐受与针刺频度

被引:61
作者
黄仕荣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关键词
针刺方法; 即时效应; 刺激参数; 针刺耐受; 后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针法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的后效应观察 [J].
梁繁荣 ;
刘雨星 ;
罗荣 ;
赵纪岚 ;
余曙光 ;
夏晓红 ;
陈瑾 .
中国针灸, 2004, (11) :44-46
[2]   下丘脑β-EP及POMC mRNA的表达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 [J].
陈瑾 ;
刘光谱 ;
周春阳 .
针刺研究, 2004, (01) :5-9
[3]   刺激Aδ纤维抑制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 [J].
张红梅 ;
祁英杰 ;
李永勇 ;
张彤 ;
刘先国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0) :1510-1512
[4]   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 [J].
王贺春 ;
万有 ;
王韵 ;
韩济生 .
针刺研究, 2002, (03) :180-185
[5]   不同频度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 [J].
王贺春 ;
万有 ;
姚磊 ;
韩济生 .
针刺研究, 2002, (02) :112-118
[6]   电针镇痛后效应与脑干5-HT、下丘脑β-EP含量的关系 [J].
梁繁荣 ;
刘雨星 ;
陈瑾 ;
罗荣 .
上海针灸杂志, 2001, (03) :37-39
[7]   以痛制痛——针刺镇痛的基本神经机制 [J].
刘乡 .
科学通报, 2001, (07) :609-616
[8]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炎症痛的适宜参数探讨之一:不同频度的疗效比较 [J].
刘红香 ;
蒋玉辉 ;
熊亮 ;
罗非 ;
韩济生 ;
不详 .
中国针灸 , 2000, (01) :41-46
[9]   参与针刺麻醉镇痛的突触及其传递物质 [J].
唐有为 ;
陈淑红 ;
王梅梅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7, (05) :24-26
[10]   不同强度和频率电针的镇痛效应 [J].
王友京 ;
王双坤 .
针刺研究, 1993, (01)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