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3c核磁共振研究完整野生大豆种子脂肪酸组成

被引:2
作者
关剑秋
孝延文
徐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 吉林省农业科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高蛋白; 蛋白质含量; 野大豆; 栽培大豆; 种子; 繁殖器官; 脂肪酸组成; 核磁共振; 核自旋共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次报导了用13C核磁共振测定完整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并对方法做了论证。肯定了其准确、快速、不破坏种子生活力的特点。发现高蛋白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50%)中有亚麻酸含量较低的种子;发现吉林省不同进化类型大豆亚麻酸的含量为。野生>半野生>半栽培>栽培大豆。认为核磁共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油份品质的遗传研究,加速育种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初步分析研究 [J].
庄无忌 ;
韩华琼 ;
谢发明 ;
张乔 ;
李福山 ;
舒世珍 ;
常汝镇 .
大豆科学, 1984, (03) :223-230
[2]   野生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简报) [J].
徐豹 ;
路琴华 ;
胡传璞 ;
郑惠玉 .
吉林农业科学, 1984, (02) :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