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陡河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及其相互关系附视频

被引:30
作者
张天中
马云生
黄蓉良
刘庆芳
刘元壮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预测; 震源波谱; 震源参数; 地震矩; 拐角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在震源谱的多台多震尾波解法的基础上 ,应用 Brune震源模型 ,求解 1 995年 1 0月 6日陡河 ML5.9地震前后在其周围发生的 48次小地震的震源因子和震源波谱 ,进而估算了地震矩、拐角频率和应力降 ,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陡河地震前后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小震震源因子表现出相当大的稳定性 ,震源因子的峰值频率和随频率的变化形态都很相似 .发现震前一年左右曾多次出现应力降较高的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 ,考虑到应力降由地震矩和拐角频率计算得到以及地震矩和拐角频率的相关关系 ,实际上 ,这里的高应力降指的是拐角频率高于正常值的情形 .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震源、衰减和场地因子的单台尾波解法 [J].
张天中 ;
马云生 ;
黄蓉良 .
地震学报, 1998, (02) :26-32
[2]   震源谱的尾波多台多震综合求解方法 [J].
张天中 ;
马云生 ;
张焕生 ;
朱碧辉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5) :702-709
[3]   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尾波Q值分布特征的研究 [J].
马云生,张天中,张焕生 .
地震学报, 1995, (04) :448-458
[4]   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变化指标在短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J].
冯德益 ;
吴国有 ;
陈化然 ;
郭瑞芝 ;
虞雪君 ;
丁伟国 .
地震, 1994, (01) :12-22
[5]   唐山余震震源参数和衰减的联合反演 [J].
孙勇 ;
郑斯华 ;
梅世蓉 .
地震学报, 1991, (04) :430-441+533
[6]   1982年卢龙地震前后的小震震源参数 [J].
肖蔚文 .
地震学报, 1990, (01) :1-11+115
[7]   滇西试验场区的Q值及其随时间窗的变化附视频 [J].
张天中 ;
高龙生 ;
张卫平 .
地震学报, 1990, (01) :12-21+115
[8]   新疆西克尔地区微震波谱的初步研究 [J].
朱传镇 ;
石汝斌 ;
罗胜利 ;
安镇文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4) :256-268
[9]  
地震力学[M]. 地震出版社[日]笠原太一,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