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的性质辨析及立法定位——兼与郑冠宇、赵守江教授商榷

被引:7
作者
王婷婷 [1 ]
范卫国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法学院
[2]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物权法; 担保物权; 直接支配性; 优先受偿权;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0.s1.015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担保物权的性质究竟为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就目前我国学术研究和立法现状而言,"物权说"无疑为主流学说。然而,担保物权人能否对物进行直接支配这一关乎担保物权性质的问题,学界并无统一认识。实际上,由于担保物并未由担保物权人实际控制,担保物权人并不能对物进行直接支配。就本质而言,担保物权仅仅是一种优先受偿权,其设定目的在于保障债权的顺利实现,所以,担保物权并不具有物权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担保物权的物权属性解读——与孟勤国教授商榷 [J].
郑冠宇 ;
赵守江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1) :146-152
[2]   试析抵押权的性质 [J].
张鹏飞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125-127
[3]   东施效颦——评《物权法》的担保物权 [J].
孟勤国 .
法学评论, 2007, (03) :158-160
[4]   论抵押权的性质 [J].
赵秀梅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50-52
[5]   抵押权立法三题 [J].
房绍坤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2) :11-14+72
[6]   论担保权的性质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J].
孟勤国 ;
冯桂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5) :131-133+146
[7]  
日本担保物权法修改之初步研究[J]. 张巍.北大法律评论. 2003(00)
[8]   关于担保物权立法定位的争议与思考 [J].
陈祥健 .
东南学术, 2003, (06) :86-91
[9]   关于担保物权设置的立法选择研究 [J].
李明发 .
江淮论坛, 1998, (02) :57-61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J].
杨振山 .
中国法学, 1988, (05)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