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稀土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亚力
刘俊华
王子健
彭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形态转化; 土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外源可溶性稀土进入土壤后的形态分布及形态转化的时间进程.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华北潮土)后迅速向各个形态转化,实验进行了60d,稀土形态在此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交换态迅速下降;碳酸盐结合态的变化情况与交换态基本相同,只是下降的幅度较交换态小;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先微弱地上升,然后逐步下降;有机结合态则先稳定再逐步升高,外源稀土可在此态积累;残渣态在实验期内基本稳定,无明显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稀土环境化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J].
彭安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进展, 1995, (04) :22-32
[2]   外源可溶性稀土在土壤中的形态及有效性研究 [J].
陈照喜,王晓蓉,田笠卿 .
中国稀土学报, 1995, (01) :74-77
[3]   外源稀土在我国主要土壤中化学形态的研究 [J].
冉勇 ;
刘铮 .
稀土, 1993, (02) :31-35
[4]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可溶态稀土总量 [J].
朱其清 .
土壤, 1992, (04) :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