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净化河道水质的旁路示范工程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辉
温东辉
李璐
谢曙光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 河道水体; 去除率; 示范工程; 滇池流域;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9.101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针对滇池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大清河,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开展河道水体的旁路处理示范工程研究。SBCOP示范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00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75h。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冬旱季期间,根据气候和进水水质条件调节分段进水比和气水比,示范工程共计运行了3种工况。研究结果表明:SBCOP示范工程对COD和NH4+-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37.7%和32.9%,1∶1∶1的分段进水比利于去除COD和NH4+-N,NH4+-N去除率随进水NH4+-N浓度升高而降低;受到低温、低碳源、高进水DO浓度和生物膜生长不佳等因素影响,T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0.5%;TP的平均去除率为13.7%,由于示范工程未设排泥设施,TP的去除主要依靠底泥吸附和水绵吸收来实现,及时清除底泥和死亡的水绵利于去除TP。进水为滇池湖水时,气水比为2∶1可以维持一定的去除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河道污水的试验研究 [J].
李璐 ;
温东辉 ;
张辉 ;
谢曙光 .
环境科学, 2008, (08) :2227-2234
[2]   水绵(Spirogyra)的除磷特性及其对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J].
马军 ;
雷国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476-483
[3]   底泥不同预处理对潜在活性磷形成及释放的抑制作用 [J].
李大鹏 ;
黄勇 ;
李伟光 .
环境科学, 2007, (12) :2705-2709
[4]   分段进水A/O工艺在低DO下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J].
王伟 ;
王淑莹 ;
孙亚男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1) :1-5
[5]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J].
温东辉 ;
李璐 .
生态环境, 2007, (05) :1539-1545
[6]   固定化藻膜去除水中氮磷的模拟研究 [J].
雷国元 ;
范唯 ;
李媛 ;
邓慧敏 ;
李俊叶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66-1170
[7]   遗传算法优化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流量分配 [J].
鞠兴华 ;
王社平 ;
王怡 ;
彭党聪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1) :89-92
[8]   溶解氧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 [J].
王伟 ;
彭永臻 ;
王海东 ;
张树军 ;
令云芳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3) :293-297
[9]   城市污水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J].
王社平 ;
彭党聪 ;
朱海荣 ;
单巧莉 ;
马亮 ;
鞠兴华 ;
黄利彬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3) :75-80
[10]   DO对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影响研究 [J].
王学江 ;
夏四清 ;
陈玲 ;
赵建夫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514-51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