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董丽霞
濮德敏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性激素; 孕激素受体; 亚型; 雌激素; 激素类药物; 雌性激素; 性甾体; 肌瘤组织;
D O I
10.13390/j.issn.1672-1861.2001.05.024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20%~25%。近年来,对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抑制及促进因素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卵巢性激素与子宫肌瘤 目前认为雌激素(E)是刺激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的启动因子之一。因子宫肌瘤多发于生育年龄,外源性雌激素可致肌瘤生长,甚至出现肌瘤不典型增生;肌瘤组织中E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肌层组织;肌瘤中雌二醇(E2)向雌酮(E1)转化率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组织中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高于邻近的肌组织,该酶可催化C19类固醇转化为E[1]。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A、B亚型的表达 [J].
魏丽惠 ;
屠铮 ;
王建六 ;
李小平 ;
崔恒 ;
钱和年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6) :483-487
[2]   I型内皮素对人类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作用 [J].
李桂云 ;
辛晓燕 ;
钱济先 ;
朱雅萍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3) :363-365
[3]   反义I型内皮素受体抑制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 [J].
李桂云 ;
辛晓燕 ;
钱济先 ;
朱雅萍 ;
张岚 ;
邓廉夫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3) :360-362
[4]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J].
王惠群 ;
靳家玉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02) :14-16+64
[5]   C—myc和P53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关系 [J].
谭毅 ;
辛晓燕 ;
张小化 .
西南国防医药, 1998, (05) :263-265
[6]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J].
孙梅 ;
朱国璋 ;
周丽蓉 ;
张永莲 ;
俞瑾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8, (04) :34-38
[7]   子宫肌瘤中抑癌基因p53和Rb的表达 [J].
耿力 ;
候纬敏 ;
顾方颖 ;
李美芝 ;
陆爱丽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3) :252-253
[8]   人子宫平滑肌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蛋白表达 [J].
王靖华 ;
姚先莹 ;
王新玲 ;
成娘 ;
杨光华 ;
张贤良 .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7, (02) :32-35+101
[9]   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及肌瘤组织微量元素的影响 [J].
粟厚仪 ;
梅卓贤 ;
方悦行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6, (06) :45-46
[10]   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增殖相关抗原与激素及细胞核体关系的探讨 [J].
吴际,程云英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10) :6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