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反思:大学教育应“后现代转向”?——兼与李薇博士商榷

被引:9
作者
周序
机构
[1]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大学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来指导大学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一种较为流行的主张。但这类主张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对后现代进行褒扬,从而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并可能导致大学教育当中轻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盲目地打倒权威、使对话陷入误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不能简单的寄希望于某种理念是否"流行",而应在充分尊重历史、合理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理性辨别,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背景的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112 +112-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挑战与回应:后现代思潮与大学教育的当代重构 [J].
李薇 .
现代大学教育, 2012, (06) :21-25+111
[2]   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 [J].
解飞厚 ;
吴杏洁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6) :66-72
[3]   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 [J].
陈振华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6) :41-43+51
[4]   评教育研究中的“后现代转向” [J].
周序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28) :7-10
[5]   英国课程社会学的社会现实主义转向 [J].
杨燕燕 .
外国教育研究, 2010, 37 (08) :48-52
[7]   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 [J].
丛立新 .
教育研究, 2008, (07) :64-72
[8]   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 [J].
单文经 .
教育学报, 2006, (02) :25-35
[9]  
论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及当前我国课程实践的定位.[J].容中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 03
[10]  
北京大学学制沿革.[M].杜勤;雎行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