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的经验研究

被引:19
作者
田原 [1 ]
李建军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资源寻求; 制度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的一国OFDI区位选择理论假说。并以"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具有较强的"资源寻求"动机,虽然市场规模并非吸引中国OFDI的主要因素,但总体而言,市场机会更多、市场潜能更大、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充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OFDI有更大的吸引力;(2)单纯从制度质量角度分析,中国OFDI倾向于流入政治风险较高、经济制度质量和法律制度质量较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显示出较强的"制度风险偏好"特征;(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裕的自然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制度质量不健全对中国OFDI的阻碍作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制度风险偏好"。本研究对政府制定"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加快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全球价值链分工、制度质量与中国ODI的区位选择偏好——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研究 [J].
李建军 ;
孙慧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5) :110-122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投资风险与东道国制度——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经验证据 [J].
崔娜 ;
柳春 ;
胡春田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9 (04) :27-38
[3]   资源掠夺还是多因素驱动?——非正规经济视角下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 [J].
刘爱兰 ;
王智烜 ;
黄梅波 .
世界经济研究, 2017, (01) :70-84+136
[4]   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作用——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李建军 ;
孙慧 .
国际经贸探索, 2016, 32 (10) :44-56
[5]   风险偏好、投资动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王永中 ;
赵奇锋 .
金融评论, 2016, 8 (04) :1-17+124
[6]   母国投资动机、东道国制度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J].
刘敏 ;
刘金山 ;
李雨培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8) :100-112
[7]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引力分析 [J].
倪沙 ;
王永兴 ;
景维民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6 (05) :3-14
[8]   全球价值链分工、制度质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J].
李建军 ;
孙慧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4) :40-49
[9]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逆向投资与顺向投资的比较研究 [J].
吴先明 ;
黄春桃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1) :99-113
[10]   政治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研究 [J].
谢孟军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9) :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