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天然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8
作者
邓蕾
上官周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陕西省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57个调查样地的地上、地下和凋落物生物量资料,分析不同植被类型草地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揭示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7种草地类型(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温性山地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类和低地盐化草甸类)的各部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38.3,293.6,157.0,350.5,156.9,99.9和144.6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670.2,560.5,726.3,1072.5,719.5,1156.7和775.0g.m-2,凋落物生物量分别为:332.2,294.0,328.5,271.4,107.4,97.2和155.7g·m-2;但是其群落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353.9,1240.8,1405.3,1501.0,983.8,1148.1和1075.3g·m-2。地下生物量均大于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其分配比例介于38.8%~77.4%之间;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极显著减少(P<0.01);地上生物量随生长期降雨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P>0.05);地下生物量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均不显著。因此,降水是陕西省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且主要受生长期水分供给的制约,温度尚不是主要限制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北方草地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杨元合 ;
安尼瓦尔买买提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632-641
[2]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杨元合 ;
贺金生 ;
曾辉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1) :84-92
[3]   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J].
李凯辉 ;
胡玉昆 ;
王鑫 ;
范永刚 ;
吾买尔吾守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09) :2019-2024
[4]   内蒙古草地样带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梯度研究 [J].
韩彬 ;
樊江文 ;
钟华平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4) :553-562
[5]   中国北方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6, (01) :21-28
[6]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7]   内蒙古羊草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初级生产力时间动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J].
王玉辉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04, (06) :1140-1145
[8]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J].
杜国祯 ;
覃光莲 ;
李自珍 ;
刘正恒 ;
董高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125-132
[9]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组成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 [J].
白永飞 ;
张丽霞 ;
张焱 ;
陈佐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308-316
[10]   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 [J].
白永飞 ;
李凌浩 ;
王其兵 ;
张丽霞 ;
张焱 ;
陈佐忠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6) :66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