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

被引:63
作者
刘少峰 [1 ]
张国伟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关键词
东秦岭-大别山; 弧后前陆盆地; 周缘前陆盆地; 盆山系统演化; 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受不同块体间的拼合碰撞及其之后陆内变形的控制,在造山带边缘和内部形成了不同的盆山系统造山带北缘响应北秦岭与华北板块的弧陆碰撞及其之后的陆内变形作用,形成了后陆逆冲与弧后前陆盆地系统。三叠纪至白垩纪,造山带南缘随着扬子板块与秦岭-大别微板块沿勉略缝合带自东向西的斜向俯冲和之后的陆内旋转挤压,在扬子北缘形成了前陆逆冲与周缘前陆盆地系统。晚侏罗世末至白垩纪,造山带挤压与伸展并存,伸展自核部向边缘发展,形成造山带伸展塌陷和近东西向裂谷盆地系统。大致在中始新世之后,受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东西向伸展作用和深部构造作用的控制,横跨造山带形成近南北向的裂谷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943 / 196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