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改则—班戈地区下白垩统多巴组的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与盆地性质

被引:5
作者
王冠民
钟建华
王建平
陈清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调查院
[4]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广州
[5] 山东东营
[6] 郑州
关键词
高频旋回; 多巴组; 进积楔; 弧背盆地; 藏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西藏北部改则—班戈地区的下白垩统多巴组中所发育的Ⅴ级旋回表现出 3种垂向沉积序列 :潮坪相碎屑岩沉积序列 (Ⅰ )、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Ⅲ )和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序列 (Ⅱ )。其中序列Ⅰ 1和Ⅲ是正常的沉积水体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而序列Ⅱ具有明显的陆源碎屑先进积后退积的特征 ,可进一步分成 3个亚类 :Ⅱ 1、Ⅱ 2和Ⅱ 3。横向上从南部物源区向北呈Ⅰ→Ⅱ 1→Ⅱ 2→Ⅱ 3→Ⅲ的变化过程。结合盆地构造背景和沉积特征 ,本文提出多巴组高频旋回的形成与弧背盆地南部冲断带的冲断作用相对应。冲断作用期 ,物源区粗碎屑物质大量进积 ,大于盆地基底沉降速率 ,沉积水体逐渐变浅 ;冲断间歇期 ,物源区碎屑物质的供应迅速减少 ,基底沉降速率逐渐大于碎屑物质的进积速率 ,沉积水体又有所加深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陆相断陷湖盆T-R层序的特点及其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为例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夏斌 ;
杨伟利 .
地质科学, 2004, (01) :111-122
[2]   冈底斯弧弧后早白垩世裂谷作用的沉积学证据 [J].
张开均 ;
夏斌 ;
夏邦栋 ;
王冠民 ;
张孟群 ;
李永铁 ;
叶和飞 .
沉积学报, 2003, (01) :31-37+65
[3]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三叠纪—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 [J].
王冠民 ;
钟建华 .
地质论评, 2002, (03) :297-303
[4]   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燕梅 ;
肖建新 ;
陈建强 ;
纪云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177-183
[5]   青藏高原区域构造格局及其多岛弧盆系的空间配置 [J].
潘桂棠 ;
王立全 ;
李兴振 ;
王洁民 ;
徐强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3) :1-26
[6]   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其相序组构特征 [J].
梅冥相 ;
徐德斌 ;
周洪瑞 .
沉积学报, 2000, (01) :43-49+62
[7]   青藏高原的盆地形成与分类 [J].
鲁兵 ;
李永铁 ;
刘忠 ;
雷振宇 ;
徐可强 .
石油学报, 2000, (02) :21-26+4
[8]   扇三角洲相与副层序关系的探讨 [J].
聂逢君 ;
李思田 ;
解习农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0, (01) :1-5
[9]   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鲕滩碳酸盐旋回沉积、古海平面变动控制及旋回年代学研究 [J].
柳永清 ;
孟祥化 ;
葛铭 .
地质科学, 1999, (04) :442-450
[10]   藏东南地区早白垩世的安第斯型弧火 [J].
吴根耀 ;
王晓鹏 ;
钟大赉 .
岩石学报, 1999, (03) :4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