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podocin和α-actinin与蛋白尿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管娜
丁洁
张敬京
杨霁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nephrin; podocin; α-actinin; 嘌呤霉素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3 [肾炎];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肾小球足细胞及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podocin和α-actinin在嘌呤霉素(puromycinaminonucleoside,PAN)大鼠肾病模型肾组织中表达的时相变化,探讨这些分子间及这些分子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AN注射后12h、1d、36h、2d、5d、10d、15d及20d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podocin和α-actinin分子分布和表达。结果(1)PAN注射后1d、2d及5d时,尿蛋白量无明显改变;10d时尿蛋白量明显增加(P=0.02);20d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2)对照组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和podoc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连续线状分布,α-actin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点线状分布。PAN注射1d后,nephrin和podocin的分布即发生改变,表现为断续、非线性分布。nephrin和podocin的分布改变随着尿蛋白的增多而加重,尿蛋白恢复时也逐渐恢复。20d时,α-actin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连续线性分布。(3)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PAN注射后36h(P=0.04)、2d(P=0.03)及5d(P=0.04)时,肾小球中podocin的免疫荧光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于第10d降至最低(P=0.006);自15d时逐渐恢复(P=0.007),20d后podocin的免疫荧光强度恢复至对照组水平。nephrin的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在PAN注射第5天后出现下降(P=0.002),持续下降至第10天(P=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球中nephrin、podocin、α-actinin及WT1的表达 [J].
管娜 ;
丁洁 ;
张敬京 ;
黄建萍 ;
姚勇 ;
肖慧捷 ;
刘景城 ;
杨霁云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2, (03) :205-210
[2]   获得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nephrin的表达 [J].
管娜 ;
丁洁 ;
张敬京 ;
肖慧捷 ;
刘景城 ;
杨霁云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12) :17-20
[3]   关于蛋白尿发生机制的一些新进展 [J].
丁洁 ;
管娜 ;
杨霁云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12) :62-63
[4]   肾小球滤过屏障及nephrin分子 [J].
张敬京 ;
丁洁 ;
杨霁云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1, (01) :1-3
[5]  
Pathogenesis of proteinuria: lessons learned from nephrin and podocin[J] . Hannu Jalanko.Pediatric Nephrology . 2003 (6)
[6]  
Expression of nephrin, podocin, α-actinin, and WT1 in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J] . Na Guan,Jie Ding,Jingjing Zhang,Jiyun Yang.Pediatric Nephrology .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