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环境下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韩琳 [1 ]
史奕 [2 ]
李建东 [1 ]
岳进 [3 ]
谢宝华 [3 ]
朱建国 [4 ]
王鸽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4]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稻田; 产甲烷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甲烷菌是土壤中与甲烷产生和碳素循环有关的微生物菌群,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对它们的数量产生影响。利用江都市小记镇的稻-麦轮作FACE平台,采用最大可能(MPN)法,在2004年水稻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施肥情况(施常规氮量和低氮量)、不同秸秆还田情况(秸秆全还田、秸秆半还田、秸秆不还田)下,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在秸秆全还田情况下对产甲烷菌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他2种秸秆还田情况下,FACE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常氮处理仅在水稻生长初期促进产甲烷菌数,而在其他生长季不同氮肥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总之,常氮处理产甲烷菌数量FACE比对照平均高104%~116%,低氮处理平均高101%~126%,进一步证实大气CO2浓度升高会促进稻田CH4的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加(FACE)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氮的互作效应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杨连新 ;
刘红江 ;
董桂春 ;
朱建国 ;
王余龙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12) :1824-1830
[2]   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J].
单丽伟 ;
冯贵颖 ;
范三红 .
微生物学杂志, 2003, (06) :42-46
[3]   CO2倍增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J].
王大力 ;
朱立民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5) :451-457
[4]   CO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总有机碳、甲酸和乙酸含量变化 [J].
王大力 ;
林伟宏 .
生态学报, 1999, (04) :570-572
[5]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田甲烷释放甲烷产生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影响 [J].
闵航,陈美慈,钱泽澍 .
农业环境保护, 1994, (01) :7-11
[6]   水稻田的甲烷释放及其生物学机理 [J].
闵航 ;
陈美慈 ;
钱泽澍 .
土壤学报, 1993, (02) :125-130
[7]  
Influence of elevated CO 2 and nitrogen nutrition on rice plant growth, soil microbial biomas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dissolved CH 4[J] . Zhong Li,K. Yagi,H. Sakai,K. Kobayashi.Plant and Soil . 2004 (1)
[8]   Importance of physical plant properties on methane transport through several rice cultivars [J].
Heng Yao ;
Kazuyuki Yagi ;
Isamu Nouchi .
Plant and Soil, 2000, 222 :83-93
[9]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and Temperature 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from Submerged Soil Microcosm[J] . W. Cheng,K. Chander,K. Inubushi.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