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夏季热带及副热带降水云可见光/红外信号气候分布特征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傅云飞
刘鹏
刘奇
马明
孙亮
王雨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探测与气候环境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测雨雷达;
可见光/红外扫描仪;
降水云;
对流;
层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融合热带测雨卫星(TRMM)测雨雷达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十年的探测结果,利用PR对降水云的直接识别,分析研究了夏季热带和副热带地区降水云及层状降水云和对流降水云的可见光0.63μm与红外10.8μm通道信号的气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带辐合带(ITCZ)、南半球辐合带(SPCZ)、亚洲季风区、热带非洲、北美及南美热带地区降水云的0.63μm通道平均反射率均大于0.5,最大平均反射率可达0.7以上,且降水云平均反射率在陆面高于洋面;热带和副热带非降水情况的0.63μm通道的平均反射率量值变化于0.1~0.4之间。夏季热带和副热带95%以上的对流降水平均反射率超过0.5,而只有50%层云降水的平均反射率超过0.5。夏季亚洲季风区、ITCZ、SPCZ、热带非洲降水区域的10.8μm通道平均辐射温度低于250 K,而非降水情形的平均辐射温度高于280 K;热带非洲、青藏高原、中美洲及热带东太平洋对流降水的10.8μm通道平均辐射温度多低于230 K,而在东北和东南太平洋、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南美陆面的大部分地区层云降水该通道的平均温度在280~290 K之间。研究结果还表明降水情形下,热带东半球热辐射温度比西半球温度偏低约10 K,相应东半球的0.63μm通道平均反射率也高于西半球。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0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