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转型及其进路

被引:8
作者
魏治勋 [1 ]
李安国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现代化转型; 法治思维; 社会自治; 善治;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5.05.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部分,政府治理转型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面临着"名义法治"的阻碍、官僚制与民主的冲突、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的冲突、公共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利的冲突等严峻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必须进行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全面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发挥法治的价值与功用,建立与民主机制相协调的有效的治理体系,切实创新治理方法、提升治理能力,并以宪法、法律手段确认社会自治权利,最终形成以"强政府—大社会"为轴心的多元共治的"善治"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群体性事件”的新概念与新思维 [J].
魏治勋 ;
桑田 .
山东社会科学, 2014, (08) :45-50
[2]   “消极法治”的理念与实践路径 [J].
魏治勋 .
东方法学, 2014, (04) :137-143
[3]   形式法治及其中国关怀 [J].
魏治勋 ;
彭宁 .
学习与探索, 2014, (07) :81-87
[4]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 [J].
何增科 .
行政科学论坛, 2014, (02) :1-13
[5]   “善治”视野中的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 [J].
魏治勋 .
法学论坛, 2014, 29 (02) :32-45
[6]   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J].
杨雪冬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 (01) :19-23
[7]   国家治理模式演进与国家治理体系构建 [J].
邵鹏 .
学习与实践, 2014, (01) :66-71
[8]   法治思维——社会转型时期治国理政的应然向度 [J].
江必新 .
法学评论, 2013, 31 (05) :3-9
[10]  
中国的社会自治[J]. 燕继荣.中国治理评论.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