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供求均衡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肇宇
刘树枫
机构
[1] 西安财经学院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剩余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J].
王健康 ;
谢雪练 ;
董湘平 .
商业经济, 2012, (21) :25-26+62
[2]   基于房价收入比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以上海中等收入居民为例 [J].
栾贵勤 ;
周雯瑜 ;
冀伟 .
开放导报, 2012, (02) :39-43
[3]   廉租房供给不足的事实、根源与突破路径——基于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分析 [J].
葛扬 ;
贾春梅 .
经济学家, 2011, (08) :27-35
[4]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分析 [J].
杨赞 ;
易成栋 ;
张慧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0) :36-40
[5]   我国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问题研究 [J].
黄顺英 .
建筑经济, 2009, (10) :39-41
[6]   经济适用房供需非均衡分析 [J].
谢雅萍 ;
周芳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7 (03) :42-47
[7]   国外住房可支付能力研究概要 [J].
李进涛 ;
谭术魁 ;
汪文雄 .
城市问题, 2009, (05) :7-13
[8]   基于收入余额指标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模型 [J].
余凌志 ;
屠梅曾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9) :1506-1510
[9]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多维评判标准 [J].
郝前进 ;
周仁 .
中国房地产, 2008, (09) :13-15
[10]   What is housing affordability? The case for the residual income approach [J].
Stone, Michael E. .
HOUSING POLICY DEBATE, 2006, 17 (01) :151-184